教材以9个项目为载体,设置了30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岗位工作手册”两大模块。遵循“材料选用、检测、使用、保管”工作流程,设计“情境导入—任务发布—知识储备—任务实施”的环节,通过“标准学习—流程操作—数据处理 —考核评价”的任务单实施,训练学习者“认识材料—性能选用—性能检测—创新应用”的综合能力。
(1)教材项目划分
教材以9个项目为载体,遵循“材料选用、检测、使用、保管”工作流程,设置了 30 个任务,如图 1 所示。
图1 项目及任务划分
(2)专业基础知识+岗位工作手册
建筑材料教材采用“专业基础知识+岗位工作手册”双模块设计,专业知识模块以“知识储备”(图2)形式呈现,“知识储备”模块系统梳理材料性能、检测标准等核心理论,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岗位工作手册即“任务实施”模块,包含三大关键部分:操作流程(图3)部分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详细列明材料取样、检测等规范步骤,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做中学,学中做”(图4)部分设置真实工程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任务考核(图5)部分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由小组互评、企业教师评价、学校教师评价构成,全面检验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水平。这种设计有效培养了高职学生三大核心目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规范化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符合行业要求的职业素养,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无缝衔接,精准对接建筑材料检测员、施工员等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以下以项目四混凝土的性能与检测中任务四混凝土强度与检测为例展示以上内容。
图2 知识储备
图3 操作流程
图4 “做中学,学中做”
图5 任务考核
(3)建材材料项目实施
课程采用“情境导入—任务发布—知识储备—任务实施”四阶递进式教学模型,配套"标准学习—流程操作—数据处理—考核评价"任务单实施路径,系统培养学生全链条工程实践能力。情境导入通过真实工程案例(如康源健康城一期工程筏板基础 C30P6 混凝土强度检测)创设学习场景;任务发布明确材料检测/应用等具体目标;知识储备模块整合国标规范、材料特性等理论要点;任务实施阶段依托任务单展开实操:标准学习(掌握 GB/T 检测规范)→流程操作(完成强度试验等)→数据处理(编制检测报告)→考核评价(互评/双导师评价)。通过闭环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材料认知(识别常见材料)→科学选用(基于工程需求匹配材料)→精准检测→创新应用(研发环保替代材料)”的完整能力链,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技能到创新的能力跃升,如图6所示。
图6 建筑材料项目实施示意图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昌西路458号邮编:225009电话:0514-87697078传真:0514-87697068
版权所有: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