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介

教材编写理念与结构、内容设计

首页 > 教材简介 > 教材编写理念与结构、内容设计
教材编写理念与结构、内容设计

一、编写理念

基于党中央“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论断,遵循“文教职教共生,通文明道修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文以明道铸匠魂,道以修技蕴匠心,做创融通培匠艺,文职共生育匠英”;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专业教育对接,与职业技能、工匠精神、劳动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强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共建文化+职业共生体;秉持教学做创合一,倡导“认知→体验→实践→创新”四阶螺旋教学,强化数智赋能,采用纸数融合教材形态,构建“文化近人、文化感人”高品位课堂。

二、结构、内容设计

遴选扬州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门类,整合为历史文化、学术文化、艺术文化、技术文化、生活文化、家国文化六模块,设置扬州运河、扬州盐商、扬州学派、科技、诗词、书画、音乐、演艺、玉器、剪纸、雕版印刷、园林、美食、英烈志士、名人家风等21章。挖掘丰富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古韵今用”的思政专题、育人案例、探究课题、实践项目。

编写体例:学习导读(教学重点与目标),文化讲述(历史、特色、精神谱系等),文化体验(典型文化作品鉴赏),名家谈片(权威论述、点评),拓展学习(课外学习指导),探索与实践(文化探究、实践项目)。

在线教学资源:采用近200个二维码,欣赏文化视频、VR、音频、文本、图片,在线互动、测试。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昌西路458号邮编:225009电话:0514-87697078传真:0514-87697068

版权所有: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3号